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甘肃省临夏中学教案
科目:地理
授课教师:侯克霞
课题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型
复习课
授课班级:高二(13)班
授课日期
2014年12月10日
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
用案例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不同的农业部
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不同农业的主要区
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
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教学资源
地理必修2课本、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
讲练结合、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技术等
课后反思
1
f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略
【推进新课】
一、考点解读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课件展示)以具体实例引出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技术等(重点难点突破)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就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然后根据等高线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蔬菜等。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花卉、蔬菜较高,棉粮较低。③农作物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分布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蔬菜需要保鲜,应分布在靠近城市及交通便捷的地方。(高考中关于农业生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1.分析某区域的合理农业发展类型,或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