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生猪养殖状况及发展趋势21区域生猪养殖情况211双峰县生猪养殖基本情况双峰县生猪生产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生产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奖励大县、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全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全省生猪生产十强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双峰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为重点,扎实抓好良种繁育、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畜牧经济综合势力大大增强。2011年全县出栏生猪达到1923万头,存栏生猪9608万头,其中存栏母猪863万头,生猪总产值达38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以上。生猪产业已成为双峰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县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规模养殖发展迅速近年来,双峰县坚持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核心,以品种改良为重点,以产业经营为发展方向,努力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生猪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一是生产保持稳定发展。2011年底,全县存栏生猪9608万
f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猪863万头,出栏生猪17304万头。二是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生猪养殖由散养开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向专业户、重点户、养殖小区集中,专业户出栏肉猪占总出栏的78以上。2011年底,全县有养殖专业村87个,养殖专业户6241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275个,比上年增加12个;1000以上的341年,比上年增加16年;5000头以上的25年,比上年增加13个;1000头以上的5个,比上年增加2个。三是养殖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将普及科学养殖作为推动生猪发展的重要环节,畜牧部门采取聘请专家现场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解决生猪养殖中的技术难题。限饲料、产床、保育栏等先进设备已及人工受精、早起断奶、直线育肥等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生猪质量得到根本好转。重点扶持建立了1个良种扩繁场、4个种猪生产场,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全县共有900多头良种公猪和40余个生猪人工受精站,良种率达到80,能繁母猪肉良种率达80,出栏肉猪肉中三元杂交猪占出栏总数的确877。(1)生态环境压力沉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集中排污量大,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测算:1头猪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相当于1013人,1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