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蕴涵。原因在于
作者不但善于在渐次推进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来揭示人物不断发展的性格;而且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抉发人物幽微细密的情感。3、此剧是一部诗剧,也是一部剧诗。
汤显祖善于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善于通过诗与剧的谐美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情境,极具艺术感染力。《惊如
梦》《寻梦》《闹殇》《冥誓》等出。、、、4、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
此剧既继承了元杂剧当行本色语的传统,又熔铸进文人辞赋、古典诗词的清丽精工,锤炼出一种真切自然与华采空灵相结合的戏曲语言,
使此剧成为案头之书与台上之曲两擅其美的典范。
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与《西游记》的主旨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小说,容易作出附会的解释,清人所论,“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
甚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近时研究者,又有从“反映农民起义”或“反映市民阶层的斗争”立论的。)1、从《西游记》的基本间架与整体结构来看,作品宣扬了与释道相融合的心学,蕴含有修心炼性、明心见性、以心说法的寓意。
孙悟空大闹天宫实质上是表现人心的极度放纵;“心猿”终归被压到五行山下,则表明放纵之心的理想归宿应是静止安定之境;西天取经
修成正果的征途,实际上是象征着“心猿”修心归正的历程。2、从孙悟空形象的内蕴来看,作品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显示出明代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主要写悟空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他身上具有冲决一切束缚与羁绊、藐视一切礼法和权威的叛逆精神。从皈依佛门到取回真经,主要突出悟空降妖除魔的大智大勇,他的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的英雄性格与为崇高理
想而献身的可贵精神,由此得到充分表现。3、《西游记》既是一部诙谐幽默的“游戏之作”,又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
作家超凡脱俗的奇思妙想,编织出取经的奇幻故事,以供读者消闲娱乐,表现出浓郁的诙谐性和趣味性。作品“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在一些细节场景乃至插科打诨中,信笔点染,旁敲侧击,无不切中事弊。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极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