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mm。5错误之五:填充墙砌筑可通缝搭砌。正确做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砌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
f31不妥之一:穿楼板止水套管周围二次浇筑混凝土抗渗等级与原混凝土相同。
正确做法:二次埋置的套管,其周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02MPa,并应掺膨胀剂。
2不妥之二:地面饰面板与水泥砂浆结合层分段先后铺设防水层、设备和饰面板层施工完成后,一并进行一次蓄水、淋水试验。
正确做法:防水层施工完后,应进行蓄水、淋水试验,观察无渗漏现象后交于下道工序,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毕后还应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方可进行正式验收。
41检验批划分的考虑因素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变形缝。
2①不妥之一:按不超过300m3砌体的原则划分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
正确做法:砌体结构工程按“不超过250m3砌体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的规定进行划分。
②不妥之二:按“单个楼层工程量较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原则划分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
正确做法:砌体结构工程按“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原则进行划分。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剪力墙结构,公共区域及室内地面装修为石材,墙、顶饰面均为涂料,工程东侧距基坑上口线8m处有一座六层老旧砖混结构住宅,市政管线从两建筑间穿过,为了保证既有住宅的安全,项目部对东侧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其余部位采用喷描支护。
项目部制定了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其中周围环境监测包含基坑外地形变形监测等内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基础底板混凝土量较大,项目部决定组织夜间施工,因事先准备不足,施工过程中被附近居民投诉,后经协调取得了大家谅解。
地下室管道安装时,一名工人站在22m高移动平台上作业,另一名工人在地面协助其工作,安全完成了工作任务。
该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按照规定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检测,部分检测项及数值如下:
f表3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统计表建筑案例2p
g【问题】
1基坑工程监测方案中,对周围环境监测还应有哪些监测内容2写出夜间施工规定的时间区段和噪声排放最大值。夜间施工前应做哪些具有准备工作3在该高度移动平台上作业是否属于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为几个等级操作人员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用品有哪些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