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美国的健康管理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是医院信息系统研发、应用的领跑者。现代的健康管理以信息化、共享化为基础支撑技术,系统内信息共享的强大支撑作用使得健康管理可以为个体提供连续性、一体化的服务。同时,先进的检测仪器可以科学地评估生命健康状况,降低系统风险,预测剩余寿命,为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能通过健康管理获益,这不仅包括直接医疗费用的降低,还有健康相关问题的其他获益。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健康管理可以协助卫生资源达到高效合理的配置。
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日益高涨的医疗经济负担。在上个世纪,美国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其75%的卫生保健费用都是花在慢性病的防治上。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健康维护组织纳入国家医疗保障计划体系并于1971年为其提供立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疾病管理出现在美国卫生保健市场。之后人群健康管理出现并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的主要策略。美国花旗银行通过危险因素干预等手段对员工开展健康管理,显著降低员工患病风险,提高员工健康水平。
德国的健康管理与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紧密结合。德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有法定健康保险和私人健康保险。2002年德国政府通过立法把疾病管理纳入法定医疗保险体系范畴。2008年德国私人保险公司启动慢性病护理管理方案。该方案以病人为中心,考虑慢性病危险因素和个人不良行为方式,采用美国健康管理策略,对全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其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健康服务。
芬兰的健康管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卡累利阿省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和评估项目。项目以社区为平台,发动各种社区组织和当地健康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强调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影响和改变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策略主要有媒体宣传、举办专题节目、医生参与等,干预效果由国家公共卫生学院每年进行评估。之后芬兰政府陆续进行了一系列卫生保健管理改革,如开展新公共卫生管理、质量管理、权力下放管理、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等。
健康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起步较晚,开展健康管理的国家不多。泰国《卫生纲要20012004》中关于未来卫生改革的策略与健康管理的理念较为接近。该《纲要》指出,为了实现未来卫生发展的目标,泰国政府在第七个国家经济
f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一系列卫生改革策略和措施,如开发卫生管理系统、发展健康保险、开发监测、预防和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