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5×2分30分)
1、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紫外线功能的是
A.有助于合成人体维生素D
B.杀死微生物
C.诊断疾病
D.使荧光物质发光
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
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6、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
拍照的人应该
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
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
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
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
7、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当光源从离透镜8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像和像距逐渐变小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8、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9、惯性有利有弊,以下做法属于利用惯性“有利”一面的是()
A.公路转弯处路面呈倾斜状
B.汽车要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D.小轿车的驾驶员开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10、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力F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若木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为()
A.4N
B.6N
C.10N
D.16N
f11、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1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D.钢水浇
呼出“白气”
上有冰花
到钢
铸得件
13、关于物体的内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