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答案:10~14岁876~96均可、15~64岁8188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101296~106均可。严重老龄化阶段。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出现郊区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13.2016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
6
f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2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3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题,布局特点可从线路疏密程度、形状等角度分析,注意图中关键城市的作用。第2题,注意材料中“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同时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说明在该地修建高速公路,隧道、桥梁里程占比较大,则建设难度、工期要大于平原地区。第3题,注意材料中“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则交通线路建设利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洼地”,说明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则交通线路建设能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便于资金、信息、技术、产业等交流,促进地区发展。答案:1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2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线路勘察困难,桥梁、隧道里程长;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3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贵州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