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蒸汽泄漏;(2)牵伸热板灼伤;(3)辊筒烫伤;(4)粘胶液体喷出伤人;(5)纺丝酸浴溅入眼睛;(6)纺丝箱体和喷丝组件高温介质意外逸出或泄漏;灼烫(1)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2)作业现场划定安全区域;(3)进行专门培训;(4)配备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5(续表)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7)纺丝浆液管路阀门误操作;(8)生头出浆液操作人员站立位置不正确;(9)未穿戴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平台或操作地面有废液造成滑倒摔伤。其他伤害(1)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2)及时冲洗地面废液。
f6(续表)二、染整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烧毛工序1燃气使用(1)使用燃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化汽油气、发生炉煤气)烧毛时,燃气管道及汽化室(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因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破裂、泄漏;(2)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或无效,遭受雷电或静电聚积;(3)通风不良,烧毛废气对人体伤害。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1)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禁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3)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4)严禁违章动火、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汽化室危险区域;(5)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探测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对现场燃气浓度含量进行检测,发生系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6)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7)进入危险工作区域应穿着防静电服装,禁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
f(8)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危险化学品MSDS。《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