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的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但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本工程拟采用碾压机械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60cm,并随碾压随找平。(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运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9
f(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进行取样检验,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质量标准:(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及桩木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与堆山工程不受限制。(3)、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应注意的质量通病:
10
f(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痊,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