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推广力度,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蔡健臣:公交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那么,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车?首先,车运行要稳定,如果运行不稳定,没开多远就抛锚了,这样老百姓肯定会有意见。其次,如果车开着开着能量没有了,老百姓也不干。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存在这个问题,续航里程不够,就会影响正常营运。我们常州公交目前一辆新能源车都不用,让别人先去试。
纯电动车存在的问题尚多。一是成本高,一组电池大概要六七十万元,基本是2年寿命。车辆的寿命一般是10年,车辆生命周期内要换4次电池,电池成本250万,车200万,这就是450万,加上购置税基本就是500万,维修成本还没算里面,而普通的车才50万。二是续航里程方面,没有300公里的续航,心里就不踏实,而现在基本没有车能满足这一需求。纯电动大巴充一次电要5个小时,只能续航100公里,现在也有快充的,15分钟充下去也许只能跑20公里,无法满足运营需要。三是电池的标准化水平不高,小作坊似的生产模式,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机械化程度不高,做出来的产品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新能源车的使用上,我认为新的技术出来后,凡是符合低碳节能理念的,应该积极鼓励,积极探索。但它从概念到研发,到成为成熟的产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产品试用有几个概念,首先是研发试验成熟了没有,成熟了才能去市场上使用,现在是试验过程都没做好,想跳过去,这是不对的。国外推出一款车最多要用几十年的时间。
崔树森:纯电动车是方向,但电池的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一辆车拉着与乘客几乎相同重
f量的电池运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它的续航里程也不够长,理论上说200公里、300公里,事实上跑了几年后就只能跑100公里了。有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买车,到最后都放在一边报废掉了,这实际上也是种浪费。电动车的使用,说到底,电池是关键,电池重量的减轻是关键中的关键,高性能的电池存储量更大,能够使车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这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纯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科研人员、生产厂家、使用单位共同携手,突破这一技术难关。
据我了解,混合动力一般也不节能,从很多城市运营情况来看,很多车都停下来了,算起来并不经济。车辆购置、运营成本很高,只能作为一种过渡的动能车型。我认为把汽油和柴油车改造成天然气车,把压缩天然气车改造为液化天然气车也是一种节能减排的办法。压缩天然气是高压,180多个压,液化天然气只有3个压或者说几乎没有压,这就是说液化天然气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