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按照从严从高的原则。62风险点确定621风险划分原则62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例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6212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活动。622风险点排查62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62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63危险源辨识63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的内容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人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确定评价对象,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全面评价,主要包括1)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2)用到或遇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3)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4)生产工艺过程和作业程序;5)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632危害源辨识的方法
f本制度制定两种常用方法实施危害因素辨识并进行定性风险分析:一是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主要用于对作业活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二是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主要对静态设备设施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6321工作危害分析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
632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该方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6323工作危害分析法实施步骤该方法针对的分析对象是动态活动,其步骤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63231作业活动的划分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