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CO的性质和用途;
②认识CO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煤气中毒的原因。
1、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实际介绍CO的性质并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②联系物质的性质学习CO的用途。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与学互动设计
复习: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导语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是否相似呢?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预习导学
1、CO是一种

味的气体,它能燃烧,火焰呈
,CO具有

性。
2、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人体缺少而中毒。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是

4、如果CO中毒了,我们应该

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
1、阅读教材第117页图和第118页图618、619,描述CO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O的性
质。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4、讨论教材第118页讨论题。
5、CO具有还原性表现在哪里?
6、CO具有哪些用途?
f三、精导精讲1、CO的物理性质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轻。2、CO的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2COO2
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热。思考:如何区分H2和CO?
⑵还原性::COCuOCuCO2现象:①黑色固体变红;②石灰水变浑浊。注意:①实验步骤;②尾气处理。⑶毒性3、CO的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4、煤炉中的反应:
⑴下层:CO2
CO2
⑵中层:CO2C2CO
⑶上层:2COO2
2CO2
四、运用提升
1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这是实现
无烟奥运、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举措。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
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它是:

25月31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据估算,我国约有1500万青少年
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易与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由于该气体具有
性,所以常
用于冶炼金属。
3、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4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所采用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1)CO中混有少量CO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