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肠癌的新辅助化疗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年增长率高达42%且趋于年轻化,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并大有赶超胃癌的趋势。当前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大肠癌的三大支柱,对早期大肠癌单纯手术也许已足够,但由于肿瘤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彻底根治的机会1,这就是五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的主要原因。新辅助化疗(
eoadjuva
t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前给予的化疗,又称为诱导化疗。从1982年Frei提出此概念以来,NACT已成为众多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大肠癌的综合治疗领域,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得以改善。现综述近年来新辅助化疗(主要是术前化疗)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大肠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23
(1)减小肿瘤的负荷,降低原发肿瘤的分期,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性45。从Bismuth等的报道中看到,在原判断为不能切除的肝转移330例中,采用OXA5FULV的新辅助化疗后,53例(16%)转为可切除,而且切除病例的术后五年生存率达40%,与最初能行切除手术的病例完全一样6。术前化学药物是起始治疗,这时肿瘤耐药性较低,化学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杀灭处于增殖周期的癌细胞,使肿瘤体积缩小;同时可减轻组织的反应性水肿,减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侵犯、粘连,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在低位直肠癌中,尤其对T3、T4期病变采用新辅助化疗,增加了保肛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2)防止或延缓转移7。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据统计,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转移,单纯手术切除难以清除微小亚临床转移,而这正是术后复发转移的根源,术前化疗对原发癌灶及潜在转移灶均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复发的危险性。
(3)灭活肿瘤,减少术中瘤细胞脱落。手术操作造成的医源性种植转移,也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术前化疗使这些游离的癌细胞受到杀伤,使其生物学活性受到抑制,不易种植繁衍。
(4)大肠癌切除术后,由于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或种种术后并发症常延误了最佳化疗时机,而新辅助化疗在第一时间杀伤肿瘤细胞,不给其喘息的机会。
(5)术后由于手术野粘连瘢痕和血供方面的因素,常规化疗难以在原肿瘤区域达到有效浓度,使化疗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6)有报道认为大肠癌切除术后其手术野会诱导产生促癌细胞生长的刺激因子,诱导癌细胞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