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为:1、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3、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4、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第一节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一、感觉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仅会引起厌烦,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并有损于健康。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一)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人的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适宜刺激物,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力,从而产生清晰的、有一定意义的感觉。平时人们最重视的是视觉与听觉,其次是嗅觉、味觉、肤觉,事实上人的感觉不只上述五种,还有动觉与平衡觉等。
(二)感觉阈值: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会引起感觉,例如人听不到远处微弱的声音,感觉不到飘落到皮肤上的尘埃微粒,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下绝对感觉阈值。当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所引起的就不再是正常感觉而是痛觉,例如过强的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引起的效果都是痛觉,这个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上绝对感觉阈值,从下阈值到上阈值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
(三)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三种类型: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和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1、刺激物的对比强度2、刺激物的状态3、刺激的新异性4、注意的广度5、个人特
征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相互加强或削弱:现实生活中,
人接受环境的信息常常是多通道同时进行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可能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