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国风”
和屈原的《
》。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
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
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2)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3)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
的好灵魂。”
(4)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
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
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
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5)贝多芬神往地说: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初一期末语试第2页(共11页)
f(6)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7)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8)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
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
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8、(1)段中画线句运用了(2分)
答:
修辞,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贝多芬的?
9、第(5)段中,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分)
答:
10、你怎样理解(6)段中画线的贝多芬说的那句话?(2分)
答:
11、第(8)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恒”你认为指什么?(2分)
答:
(二)(10分)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
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
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