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研究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效显著目前,很多银行已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建立健全了专营的组织体系、专门的制度机制、专属的产品服务、专业的人才队伍,初步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契合银行自身特点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和量、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提升。(一)确立了以服务小微促转型发展的战略银行业普遍认识到,服务小微企业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然选择。大多数银行已建立起国家政策、监管要求和发展目标协同内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治理体系。大型银行树立了“大银行也能做好小生意”的理念,构建了相对独立的专营机制,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各银行在这方面也都积极进行了探索。中型银行普遍将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蓝海”,优先配置资源,打造了一批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品牌。许多小型银行明确了做小微企业专属银行的战略定位,探索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截至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231。(二)建立了市场化的专营体制机制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期限短、额度小、需求急、频率高”的基本特点,银行业优化机构设置,改革机制体制,已初见成效。从组织架构上看,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专业部门、专营机构、专
f职网点在内的多层次、专业化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小微支行、社区支行已超过5000家,有效强化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从运行机制上看,许多银行构建了契合发展战略、符合经营实际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人员培训和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提高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效率。从资源保障上看,设立专营机构的银行,坚持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对小微企业的专属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构建了特色化的服务模式银行业紧紧扭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重点,持续拓宽渠道、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服务载体方面,推进物理网点下沉、网络体系延伸、营业时间错峰、服务人员上门,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借助商圈、园区、产业链、专业市场等载体,对小微企业集群提供批量化、标准化服务。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小微企业普遍“轻资产”的情况,开发了知识产权、股权、仓单、政府采购合同等新型抵质押方式;针对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