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f水平显著提高,加速走向智能制造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分布式发电和大规模并网技术实现突破,在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信息产业自身也实现新的发展。比如,大数据将进一步打破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边界,提升信息产业在社会产业中的地位,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引擎。(二)当前,信息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从机遇看,一是快速密集的技术创新为加速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全球范围的信息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方向广、数量多,为进一步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将给信息技术业务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二是变革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破除路径依赖注入新的动力。技术创新不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越发显著。三是快速引燃的信息消费需求为支撑产业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国务院日前研究部署促进信息消费,提出实现“十二五”时期后3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按工信部预测,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可以说,信息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而且潜力巨大。从挑战看,一是核心技术掌控不足将增大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发展难度。跨国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极大地增强了对整个产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信息产业拥有的部分优势可能被削弱。二是产业特征认识不够将造成无
f法及时捕捉新的发展契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信息产业领域在产业特征、发展规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若依旧以传统眼光去理解这些新兴领域,就无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难以把握新的发展契机。三是产业生态体系缺失将影响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美国平均每两年就会出现类似谷歌、脸谱等新兴科技企业,而我国信息产业市场长期陷于巨头垄断格局,容易伤害中小企业积极性,阻碍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在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构建平台、终端、服务、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一是构建服务平台,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智能终端及其操作系统软件的发展。二是开放信息资源。加快发展整合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