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代码:PT1BS05教学单位:普通课教研室制定时间:2014年4月编写负责人:王婷审定负责人:王刚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学分:2不课程学时:34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课程简介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开设本课程在于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幼儿科学发展的特点及幼儿园科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能力,该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通过见习与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四、课程设计思路1.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尽量采用具体→抽象→应用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图形的直观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归纳和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2.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1课程设计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基于项目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2总体设计思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在教师讲课中要贯彻设疑(提出矛盾)、析疑(分析矛盾)、解疑(解决矛盾)三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现象有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f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3教学内容选择
基础模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必修内容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统筹兼顾就业岗位和发展的统筹兼顾、课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