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如此经过两三次试切和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到加工要求,再加工整个待加工表面。调整法:利用机床上的定程装置,对刀装置或预先调整好刀架,使刀具相对机床夹具满足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然后加工一批工件。需夹具装夹,工件精度一致性好。定尺寸刀具法:用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铰刀、扩孔转)来保证被加工工件尺寸精度的方法。自动控制法:使用一定的装置,在工件达到要求的尺寸时自动停止加工。形状精度:轨迹法:利用切削运动中刀具刀尖的运动轨迹形成被加工表面的形状成型法:利用成形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切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切削
f刃的形状精度和装夹精度。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切削刃在被加工表面上的包络面形成的成形表面。精度主要取决于机床展成运动的传动链精度与刀具的制造精度。位置精度:找正装夹:夹具安装:
7刀具的标注角度?
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前角表示前刀面的倾斜程度有正负之分。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后角表示主后刀面倾斜程度一般为正值。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会用图表示P18
8刀具的工作角度?
工作角度: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所确定的刀具角度安装位置对工作角度的影响进给对工作角度的影响,刀尖和工件轴线不等高时的影响。会用图表示P19P20
三、计算题
1尺寸链的计算P212页例题数据有所变动2P213页例题不过要分别用极值发和概率法计算
2006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
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
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
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f4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5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6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7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