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环境。通过管理和应用经济杠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扩大经营规模。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对鼓励类化工企业试行分时电价;加大对丰水期低谷时段用电价格的优惠力度,鼓励蒸汽耗量大的重点磷化工企业实施热电联产,实现能源回收和梯级利用。(二)强化监督依法发展。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控制行业产能无序扩张。未经合法程序核准、备案的项目,一律依法查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矿产资源开采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矿力度和监管力度,坚决制止无证开采和越权开采,制止私挖乱采、越界开采、争夺资源行为。(三)加大投入,着力扶持。在重点项目安排和投入上,注重宏观指导性及发展前瞻性,加大政府投入的引导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各种资金投向产业技术升级、结构调整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降耗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组织省内外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攻关,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多渠道筹资、融资。按照公平竞争、内外结合的要求,积极采取参股、控股、独资等多种形式,着力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鼓励境内外资本投向化工产业。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
f策的协调配合,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化工产业。
(四)深化改革,扶优促强。实施百亿元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支持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赤天化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具备磷、电、煤资源组合优势,布局相对集中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租赁、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资源,兼并重组中小企业,组建大型企业或大企业集团,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五)淘汰落后,循环发展。按照总量调控、上大关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总体要求和产业准入条件,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重点,把技术改造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相结合,资源配置与企业联合重组、改造提高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对焦炭、黄磷、磷肥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与交流,实现向资源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跨越发展。(六)培养人才,建设队伍。加快培养一批职业道德高尚、技术精湛、懂管理、善经营的磷化工产业发展科技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