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材料四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把人类从农业社会带到工业社会。到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化时代。战后五六十年代的新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原子和电子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西方国家再次掀起科技革命的新高潮,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也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分工协作,进而要求超出个别企业甚至个别国家的限制,寻求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以上材料引自罗文东《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依次出现“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促使“世界性”和“国际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推动“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共同因素。(3分)(2)材料一、二中“世界性”、“国际化”与材料三中的“全球化”之间有何联系?依据材料三归纳“全球化”的特点。(4分)(3)依据材料四,分别指出科学技术为“世界性”、“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并说明科学技术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5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
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材料二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