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九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Ⅰ课标要求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Ⅱ考纲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Ⅲ教材精讲
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g)3H2(g)2NH3(g)298K时,△H922kJmol1特点:合成氨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2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1)选择依据: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提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适当提高氮氢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降低温度、提高压强和适时分离反应产物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温度和压强要与生产实际相适应。(2)选择原则: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对设备条件要求不能太高。(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用催化剂;适宜的压强:2×107~5×107Pa;适宜的温度:500℃左右;及时分离出氨和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4)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氮气、氢气的循环使用
原料气的制备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Ⅳ典型例题
例1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常用醋酸二氨
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
CuNH32AcCONH3
CuNH32AcCO,其△H<0
(1)必须除去CO原因是
。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是
。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而循环使用,
其再生的条件是
。
【解析】由于吸收CO的反应特点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则:
(1)除去CO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
(2)吸收CO的适宜条件是选择高压、低温及浓氨水作溶液。
(3)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例2将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93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合成
f氨,反应一段时间后,从该容器中出来的气体在747℃、101×105Pa的条件下测得其密度为12gL,
此时达到平衡,求平衡时N2的转化率。
【解析】∵起始时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293×2985
又
N228
65
85
13(物质的量之比)
H22
195
设起始时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3mol,平衡时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
N2g3H2g
2NH3g
起始量
1mol
3mol
0
平衡量
1-x2mol3-32xmolxmol
平1-x2mol3-32xmolxmol(4-x)mol
由PVmMRT得:MmRTPV12gL1×082atmLmolk×1020k÷1atm10gmol
据质量守恒得:1mol×28gmol3mol×2gmol÷4-x)mol10gmol
解得:x6
∴N2的转化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