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不及三十步而止。问犬不止,复行几何步及之。1)将以上文字翻译成小学生能读懂的数学问题。兔子先出发100步,然后狗出发去追它,狗跑了250步后,距离兔子还有30步却停了下来。问如果狗不停地跑,再跑多少步就能追到兔子?
2)解答。
4用一根绳子测量井台到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一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15米;把绳子对折两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4米。绳子长多少米?井台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米?
5在一个长8dm,宽6dm,高10dm的长方体内挖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画示意图)
f6有两条绳子。一条长21m,一条长13m,把两条绳子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发现短绳子剩下的长度是长绳子剩下长度的
813
。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
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40分)
一、分析题(10分,每题5分)简要分析下列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在教学中应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112能被04整除。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故错误。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2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成因:正比例的概念,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原因: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X半径(S÷R∏×R,圆面积公式变形,因为半径不一定(如果半径一定,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等式,涉及的几个量也就不是几个变化的量),所以“圆周率X半径”不一定,也就是说“圆的面积÷半径”不一定,而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条件是“比值一定”,显然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定的,所以不成正比例。二、设计题(30分,1题10分,2题20分)1请你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作为这节课的引入。
f2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写出例题部分的教学片断。
(注:本例题选自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第3小节)
f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大九九小九九4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5上,下6条形,折线,扇形,折线7频率,概率8勾股定理9圆,球1025。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