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发展壮大。扶持华彩彩印包装、恒丰核桃乳等一批地方非公经济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全年新增非公企业111个,累计达到455个,新增个体工商户个,累计达到5911个,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561,财税贡献率达以上。及时启动“中药材产业贴息贷款”和“易地扶贫搬迁贴息贷款”发放工作,全面落实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等贴息信贷政策。截止201X年12月31日,全县各项存款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含小贷公司),比年初增加741亿元,增长;各项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同比增长447。累计向全县21个乡镇户发放了重建贷款万元,累计回收重建贷款金额万元,贷款回收率732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716户,151332万元,位居全市第二名;当年新增户,万元,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双联惠农贷款农民人均达到880元。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
f款万元,累计收回妇小贷户、金额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发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209万元。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和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万元。金融助推扶贫攻坚能力明显增强。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新型金融主体培育加快。我县高度重视金融体系建设,抢抓国家放宽对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准入优惠政策和市优惠措施,加强与省、市各金融单位、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我县设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规范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不断加大对偏远乡镇、行政村“三农”服务终端布设力度,逐步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县共建立金融机构6家,担保机构1家,贷款公司2家,投融资公司1家,保险公司5家;共有营业网点个,信用联社设立便民服务点58个,农行和邮政银行设立银行卡取款便民服务点个,初步形成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金融布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支撑。
(四)加强银政银企合作,聚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我县加强对全县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的调研摸底,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县政银企签约对接会,积极向银行推荐优质企业,为企业发展推介各项信贷产品,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在助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辐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X年共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五)加强金融知识宣传,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