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不同年度的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2租赁准则中规定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额以及在取得租赁资产过程中支付的有关费用作为其计税基础。3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4应当资本化的借款,如果是向非金融部门取得,并且超过了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则固定资产的原价大于计税基础。由于该项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会导致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违背历史成本原则,故实务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2007年12月31日前内资房地产企业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应作视同销售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会计上按开发产品账面价值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类似业务不再做视同销售处理。10暂时性投资性房地产
f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2)成本计量模式下,不同年度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11暂时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12暂时性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固定资产会计上不得摊销,但税法规定可在不少于10年的期限分期扣除。(3)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会计基础的150确认。(4)税法规定企事业单位购买的软件最短可按2年期限扣除。13暂时性开办费2007年12月31日以前仍未扣除的开办费,在剩余的年限内继续扣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剩余年限内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开始试生产、试营业的新办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算所得税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期一次性扣除。14暂时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成本模式下,会计上规定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而税法要求按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15暂时性以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免税改组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计税基础仍按原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结转。16暂时性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当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会计上要求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