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近几年采取了许多应对的措施,也无法解决狭窄校园空间导致的学校活动场地和建设用地不足,教学、实验实习和行政办公用房严重拥挤和缺少专门科研用房的问题。因此,学校只能从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在校园内挖掘潜力进行空间调
7
f整,以有效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障碍。根据北京学院“十一五”规划要求,北京学院校领导班子组织专家反复论证研究,取得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对校园现有资源进行了统筹规划,力求合理布局新建校舍,加强校园基础建设,拓展办学空间。根据北京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批复,到“十一五”末,学院在校生学生规模在6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300人,本科生5500人,高职200人。按照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指标),学校实验实习、科研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缺口为40442平方米。因此,相对于国家规划标准指标,北京学院的实验实习、科研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等面积指标都明显偏低。新学科综合楼建设项目将缓解学校这三类用房面积不足的问题,为学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学校新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和硬件基础。
223有利于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北京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3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作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已建成6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3个研究所,8个校内科研基地,组建科研创
8
f新团队33个,承担着包括国家级课题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并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学校目前没有专门的科研用房,以上科研基地分散在学校不同性质的建筑中,用房空间狭小、设施陈旧,无论硬件环境还是软件配套都无法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新学科综合楼的建设将为教育科研机构提供一个相对集中、联系紧密、各自独立的研究工作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新学科建设及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建成品牌院系、特色专业奠定物质基础。
224有利于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北京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