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和应用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然后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把物联网分为4层:认知层、网络层、管理层、应用层。并逐层介绍它们所用到的技术。最后以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和智能建筑为例展示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建筑
f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由于对其认识的不够深入和不同领域研究者出发点的不同,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和明确的定义。但大家都认可的是“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络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换句话说,在物联网世界,每一个物体均可寻址,每一个物体均可通信,每一个物体均可控制。普遍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后引领信息产业革命的新一次浪潮。又由于物联网所倡导的物物互联规模要远大于现阶段的人与人通信业务,因此物联网的预期市场前景也要远大于之前的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
2、起源和发展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就提出了“物物互联”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建立在物品编码、无线射频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的物联网概念。物联网的基本思想虽然成型与上世纪末,但在这些年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小到纸巾达到房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随后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包括2009年美国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欧盟的《I
ter
etofThi
gsA
actio
pla
forEurope》行动方案、日本的《iJapa
战略2015》信息化战略等。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8月考察时也提出了“感知中国”战略构想,随后我国政府高层一系列的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都表明中国要抓住机遇,紧跟世界先进潮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3、主要技术
物联网在逻辑上可以分为认知层、网络层、管理层和应用层。把它与传统的信息系统构架相比,多了一个认知层。
认知层,即遍布在我们周边的各类传感器、条形码、摄像头等组成的传感器网络。它的作用是实现对物体的感知、识别、检测及数据采集,以及反应和控制等。这些作用改变了传统信息系统内部运算能力强但是但是对外部感知能力弱的状况,因此认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也是物联网与传统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所在。
网络层,即由各种有线及无线节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