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品文档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式,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在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2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科。3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5环境资源: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空间及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6经济效益: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7外部经济性:对外界造成好的影响,没有取得报酬。8外部不经济性:对外界造成坏的影响,没有进行赔偿。9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10绿色贸易壁垒: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11环境经济效益:是指某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1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3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4污染者负担原则: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承担管理污染源,并清除环境污染所需费用的原则。15需求:是指人们意愿买进的数量及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16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17环境经济政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18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19费用效果分析:它是一种通过费用预期达到效果进行的方案比较从中选择理想方案的费用评价方法。20公共商品:是指每一个人可以消费,而不能排除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