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鹿吃起来就无所顾忌了,有时候一群麇鹿围着一片地方,把那里所有的植被吃个干净才离开,使得植被很难恢复过来。它们也不再忌讳在小溪边觅食了,由此造成的恶果是两岸植被遭受极大的破坏,溪流改道,水獭搬家。这一切直到黄石公园重新引进野狼之后才恢复如初。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海洋里。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为了剥取海獭皮牟利,自17世纪以来海獭被疯狂捕杀。海獭是该地区浅海生态系统中处于顶端的掠食者,它们的主要猎物是海胆,而海藻又是海胆等其他海洋动物的主要食物资源。当海獭被大量捕杀之后,海胆就恣意繁殖起来,过度生长的海胆把海藻抢食一空,结果其他海洋动物就大量灭绝了。科学家还通过对比发现,在一些海岛附近的海底生态系统里,有鲨鱼的往往显得生机勃勃,而没有鲨鱼的则显得死气沉沉,往往因过度繁殖的蓝藻等生物而窒息。一些掠食动物据称还可以控制传染病。比如秃鹰可以控制狂犬病和炭疽热,掠食性的鱼类可以控制疟疾。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地区,因为狮子和豹被大量捕杀,它们的猎物之一狒狒就大量繁殖。这些人类的近亲特别喜欢在人类居住处附近活动,它们不仅经常破坏庄稼,而且还把新型的寄生虫和传染病传给了当地人。保护生态新观念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掠食动物急剧减少了。有研究者声称,这大概是人类迄今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最重大、最深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污染。一般来说,这些掠食动物也袭击人类,引起人们的恐慌,所以我们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非但不是敌人,反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现在也在保护老虎、狮子等濒临灭绝的掠食动物,但多半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保护它们,很少是从它们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这个角度去考虑。现在这种观念应该改变。在一个生态系统里,从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同等重要的。举个极端的例子,老鼠就没有老虎重要,因为老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的缺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的影响可能会彻底改变整个生态系统,自然也会波及我们人类。如果在保护区里,我们不是采取目前对各个物种一视同仁的保护政策,而是有意识地向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倾斜,那么我们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容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