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高8711m处由于建筑立面要求,在轴○A○D上的所有柱子各内收2m,鉴于内收距离不大,因此结构竖向设2层斜柱处理,避免梁托柱造成竖向构件
不连续,该设计使竖向荷载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向下传递图1。
图1立面示意图33连接体1两塔楼在6350m标高处连成一体图2,连体以上共有8层,总高315m,跨度336m。连接体部分柱网布置上下一致,因此在层16一个层高范围内沿纵向设置了4榀转换钢桁架Q345用于承托连体以上结构重量,为了保证连体结构的钢桁架与塔楼可靠连接,钢桁架上下弦杆向塔楼内延伸一跨,与主楼的核心筒或框架柱内的型钢刚接图3。
图2连体层平面示意图
图3钢桁架示意图24榀桁架与上下楼层标高处横向的钢梁刚接,形成一组空间桁架,有效地提高了连接体结构的抗扭能力,增强桁架抗侧刚度。
3为减轻结构自重,钢桁架以上各层的框架采用钢结构,并与钢桁架和两
f侧塔楼刚性连接,形成第二道防线,增强连体结构整体的刚度。
4钢桁架相邻两层和顶层楼板加厚30,双层双向配筋,适当加强,且在其平面内设置水平支撑以增强楼板水平刚度,提高连体结构抗扭能力,协调双塔的变形,有效传递水平力。
4结构超限情况
1连体建筑双塔在6350m处连成一体,连体部分共8层,占总高度的332,连体跨度达到3360m,形成竖向不规则结构。
2不规则扭转在裙房和主楼相连的低层,楼层的最大与平均位移之比超过120,所以该部位出现了扭转不规则。
3侧向刚度不规则在连接体以下的三层的电算结果显示侧向刚度有突变,构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所指的侧向刚度不规则。
5主体结构计算及分析结果
扩初设计阶段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SATWE和ETABS进行连体结构的整体内力位移分析计算。连体结构的计算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对塔楼A,B分别建模,调整两单栋塔楼的技术指标,使两栋塔楼的质量和刚度尽量接近,减少对连体部分产生的不利影响。然后再将两栋塔楼的模型合并,形成连体结构后进行整体计算。
51两塔楼的主要结构指标对比
表1为SATWE计算结果,由表可得,塔楼A与塔楼B因层高相同,层数相等,结构布置相似,因此两个单塔的动
52双塔连体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1总荷载对比见表2,由表可见ETABS和SATWE两个模型产生的总荷载差距比例为011,两个模型的总荷载非常接近。
整体结构总荷载比较表2
f2振型分析结果
SATWE和ETABS的前3阶振型和周期基本一致。第1阶振型均以Y向平动为主第2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