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附件1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班班通应用效益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X延东副总理曾在2012年9月5日第一次全口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它是“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延伸,推进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由数字校园建设向课堂应用转变;它也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高效的班班通,有效的人人通是很难做到的;它也是目前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小学落地的主要载体。“三通两平台”作为一项需要系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班班通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提升班班通设备、技术、资源的应用效益也就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所必须聚焦的核心问题。XX省自2010年5月开始实施班班通试点工作以来,以400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X校建设为抓手,示X引领其他中小学校以资源应用为导向,分时段、分步骤推进全省“班班通”建设与应用。截止2013年底,我省16635所学校的
f154191个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已达60448套,极大改善了班班通教学应用环境。XX、XX等设区市班班通覆盖大部分中小学校。同时,以XX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中心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应用体系初步形成。班班通应用也初见成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常规应用,数字资源开始真正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然而,还有很多学校仍未实现班班通;即使实现班班通的学校,部分教师仅把班班通设备当做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工具,缺乏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型的教学设计能力;班班通应用的目标仍是为了技术和资源的应用而应用,没有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班班通资源应用模式也未成熟,教师可以借鉴的优秀课例少;区域层面的班班通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尚未形成,技术标准不一,校际信息孤岛仍然存在。综上所述,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从校校通发展到班班通,初步实现了班班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依据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的理念,规X技术标准,进一步整合优质数字资源,依托省级资源云平台,构建学校管理、师生教学、家校互动等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平台,挖掘师生教学需求,做好技术支持、资源推送、教师培训等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