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之间的关系为:。⑥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之间的关系为:。r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我国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r
根据约束原理,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要对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加以约束,从而限制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因此,工程上通常采用沿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高度方向环向设置密排矩形箍筋的方法来约束混凝土,然后沿柱四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的目的。r
单向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有很大关系,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的级配、混凝土成型方法、硬化时的环境条件及混凝土的龄期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部分。上升段可分为三段,从加载至比例极限点A为第1阶段,此时,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超过A点进入第2阶段,至临界点B,此阶段为混凝土裂缝稳定扩展阶段;此后直至峰点C为第3阶段,此阶段为裂缝快速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峰点C相应的峰值应力通常作为混凝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fc,相应的峰值应变一般在00015~00025之间波动,通常取0002。下降段亦可分为三段,在峰点C以后,裂缝迅速发展,内部结构的整体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向下弯曲,直到凹向发生改变,曲线出现拐点D;超过“拐点”,随着变形的增加,曲线逐渐凸向应变轴方向发展,此段曲线中曲率最大的一点称为收敛点E;从“收敛点”开始以后直至F点的曲线称为收敛段,这时贯通的主裂缝已很宽,混凝土最终被破坏。常用的表示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有两种,第一种为美国EHog
estad建议的模型: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第二种为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下降段采用水平直线。r
连接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至曲线任一点处割线的斜率,即为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作一切线,其斜率即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r
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当混凝土试件的加载应力小于混凝土疲劳强度时,其加载卸载应力应变曲线形成一个环形,在多次加载卸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环越来越密合,经过多次重复,这个曲线就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