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政治
20181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
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回答1、2题。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右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源。“正”
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如
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直”的下半部是“目”,
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正”“直”二字合起
来,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


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来引领社会正气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源网的故事。他在网站的古
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回答3、4题。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
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11页)
f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下列发言中,直接地、有效地解答这一问题的有①作为理论宣传者,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②作为工艺美术师,经常走进西部少数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