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都营丘(山昌乐),后迁临淄(今临淄区)。原属薄姑,临莱人,以佐武王灭商的尚父(吕尚,姜太公子牙)授封于此。燕,易水、涞水以北,初都北京西南房山董家林一带,后迁蓟(北京广安门外),封召公于此,以控制北边防。唐(晋),今山西省南部,都唐(翼城)以成王弟弟叔虞为封侯,控制那地区内的“怀”姓殷室非同性氏族和夏人、戎人。宋,河南商丘一带,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周武王利用他来统治殷的部分遗民。这一带曾作过商都(亳州市南),故,殷人众多。
f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旦辅政,管、蔡、武庚“三监”联合反叛,周公经过三年努力,将“三监之畔”镇压下去,然后将“三监”封地及其他协从者的封地重新作了调整,即:邶,封给燕召公的子辈立功者,以后由于邶与燕受封者的同宗关系,邶并入燕。庸,封给周公自己的儿子伯禽,首邑为奄(今曲阜),伯禽初封于鲁,迁此后,遂将原封地的名称带到此地而改称鲁,这是山南部为什简称“鲁”的原由。卫,封给在征中立大功的康叔,周公把康叔封在殷都,除镇抚当地殷民七族外,主要叫他向殷人学习殷王朝刑法统治。以后,康叔调回京城掌管司寇(刑法),而把卫国全部交给其子伯髦父。卫国成了周初镇抚方稳定局势的大国,卫都濮阳。西周先后在中原的封国还有许多,但是卫、齐、晋、宋、燕是西周前期最早形成的诸侯国,因此总是这些诸侯之间事件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诸侯国(公元前770477)西周时王畿包括豫西、关中;公元770年犬戎杀周幽王灭西周,关中尽失。周平王迁,在洛邑(今洛阳)立都为周,也称春秋战国时期。此时,诸侯国坐大,周王室式微,形同虚设,也只能被看作一个诸侯国而已。主要的诸侯国有:周周借恃晋、郑等诸侯国御狄、戎诸族,使黄河以北渐入晋室,洛阳以渐失于郑。春秋时仅有洛阳及南部伊、洛水中下游。都成周。齐齐的疆域在泰山、沂蒙、鲁山山脉以北的濒海平原区,都临淄。因其独自占据泰山山地以北肥沃的洪积冲积平原,兼有鱼、盐之利,故最先富裕。鲁泰山以南至江淮之间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区,系征服原徐国、奄国后占有的领土,都曲阜。后世的山以齐、鲁简称,盖源于泰山南北的两个诸侯国。宋河南、安徽、江苏、山交汇地带,都商丘。曾灭曹国,向北扩展到济水。卫屡受狄人侵扰,卫懿公时期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再迁帝丘(濮阳),实际以黄河为固,但河、济之间甚狭窄。因为周定王五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