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光谱技术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波动性的特征是波长和频率。从理论上说,光称为光子,是由光微粒子(光量子)所组成的,而光微粒子是一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光的波长可用纳米
m为单位来表示。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为400
m的紫色到760
m的红色,该段波长以外的光就不能看见,故400760
m之间的光波称为可见光。短于400
m的为紫外线,短于200
m为远紫外线。长于760
m的为红外线。利用物质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或散射光谱特征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称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的种类很多,可按光谱产生的方式加以分类。基于发射光谱特征的主要有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基于吸收光谱特征的主要有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基于散射光谱特征的有比浊法等。发射光谱法是根据物质受到热能或电能等的激发后所发射出的特征光谱线来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吸收光谱分析法是根据溶液能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所形成的光谱,利用这种光谱可鉴定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一种方法;散射光谱分析法是测定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的光吸收或光散射程度的一种定性或定量分析法。本章介绍应用吸收光谱原理进行分析的可见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及应用发射光谱原理进行分析的荧光光度法。
实验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使蛋白质在270290
m波长范围内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中酪氨酸的λmax为275
m,色氨酸的λmax为280
m,苯丙氨酸的λmax为257
m,在此波长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吸收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可作定量测定。由于生物样品中常混有核酸,核酸对紫外光也有吸收,但其峰值在260
m附近,因此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LowryKalckar公式:蛋白质浓度gL145A280-074A260WarburgChristia
公式:蛋白质浓度gL155A280-076A260将280
m的吸光度与260
m的吸光度各乘以系数相减后即为接近的蛋白质浓度。A280与
fA260分别代表光径为1cm时对280
m和260
m的吸光度。由于蛋白质中肽键的存在,使其在200225
m远紫外区波长也有光吸收,因此,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可用A215、A225值按下述公式测定。Waddell经验公式:蛋白质浓度gL144×A215A225由于血清中不同类型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不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