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l0,
表示测站数。或△h=∑a∑b≤10,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30m3前后视距差:≤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2
f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
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DSZ2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