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效率λ(t)、平均无
故障时间MTBF、失效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维修度M(t)、有效度At。
21、提高机械系统可靠性的措施:a分析失效的形式,查找失效的原因b提高零
部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可靠性①采用减额使用法②采用冗余技术③如有
可能,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可靠性设计,这样起到的效果更明显c提高机械系统
的维修性(初期故障、偶发故障、磨损故障)d简化结构,提高标准化程度,机
械系统的零部件越少,系统的可靠性就越高。
22、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生产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
f成。使用成本包括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税金销售价格。23、采取6条措施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经济性:a合理确定可靠性要求和安全系数b贯彻标准化c采用新技术d改善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e采用经济的技术条件f选择合适的材料。24、机械产品的寿命不应定得过长,制造成本加大,维修和运行成本加大,为技术政策所不允许。不应定得过短,用户要频繁更换产品,既浪费资金,又耽误生产或影响生活。25、定期维修的优点:可以把维修时间安排在非生产时间,减小因维修造成的损失,在维修之前可做充分的准备,以便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缺点:维修周期难以精确确定。对重要的机械产品可采用按需维修的方法:在机械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对发现有失效先兆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
第二章1、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1研究给定的设计任务,对机械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2提出实现功能的工艺原理;3确定技术过程,引进技术系统;4分析结构布局,拟定设计方案;5综合评价设计方案,找出最佳方案。2、机械系统可抽象为:实现输入的能量、物料、信息和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转化的机械装置。3、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基本功能为物料、能量、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约束条件表现为内、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系统边界是技术系统功能范围的界限,即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分界。5、相同的功能载体关系,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布局。6、总体布置设计的目的:确定各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7、总体布置设计的原则:简单、合理、经济。8、总体布置设计的顺序:先布置执行系统,再布置传动、操纵及支承系统等,最后布置动力和控制系统。要从粗到细,由简而繁,经多次反复修改,才能最后确定。9、总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a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和流畅b降低质心高度,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