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监管建议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日趋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这些从事金融中介活动,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实体或准实体正在国内外发展延伸,然而监管约束机制的缺失迫切地需要监管当局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其安全、稳定的发展。关键词影子银行监管建议金融中介1什么是影子银行11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的概念影子银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麦卡利2007提出,他定义影子银行为非典型投资渠道、工具和结构性产品杠杆化的组合。随后的几年,许多机构和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不同定义。但总体来说,国外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是:在银行系统之外进行资产证券化活动,尤其是从事或促进杠杆和转换类活动的金融中介,他们不受监管,不能得到公共部门的流动性支持。1在中国,依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Fi
a
cialStabilityBoard报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是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巴塞尔Ⅲ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使得资本需求转向影子银行。2随着中国社会融资总规模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对资金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中国实行的
f长期利率管制和短期货币紧缩政策的双重效应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在资金供给方面显得不足。这给中国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为了增强自身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周转能力,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监管程度较低的影子银行借贷,比如当今在我国广受关注的民间借贷等。第二,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商业银行实际负利率,使得资本的供给方转向影子银行。我国长期的实际负利率使得资金存入银行面临钱不值钱的风险,投资者为提高自身的资产收益往往会转而投资其他产品而不是将资本存在银行。第三,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加剧了资本供需的不平衡。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稳定的银行信贷,使得银行信贷供求失衡,从而更加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2监管措施影子银行最主要的表现特征是除了吸收存款外,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都经营,然而它却游离于中央银行与金融审慎监管当局的管辖体系之外。一方面,由于不直接吸收存款,影子银行体系在过去基本上不受货币当局的监管。另一方面,它的银行信用创造情况以及业务经营的外部性与系统性风险,在过去的金融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