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
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美国20年的繁荣景象。教师引言:
自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
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
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锃亮的汽车、充裕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
主义情绪弥漫着整个美国社会。
二、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
征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又被称为什么?
学生:大萧条
师: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
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
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阅读课文说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学生: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展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种种现象,进一步引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
一个不等式成立与否,取决于影响号的因素如数正、负零或子积平方倒都会对产生注意考查这些在中作用是也就比较好判断了
f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有: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以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业、金融、商业、工业等危机同时爆发)、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破坏性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1933年比1929年下降44,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
多媒体展示各国的钢产量以及完全失业者的人数。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讨论: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师:1、当时社会制度决定过剩产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2、产品过剩只是相对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