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90年代挣脱了政治“无形之手”的掌控,走向成熟,但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地落入了另一只更难以逾越的商业功利主义的“无形之手”中。中国艺术要获得独立价值,只有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本土文化,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健全的市场才能实现。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无形之手;商业化
中国当代艺术从时间上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发生的美术现象。英国18世纪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似乎无处不在的一种支配力量称为“无形之手”。我感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好像也有一种“无形之手”,大多数的艺术家总是被“无形之手”牵着去创作某种艺术,起初是政治的“无形之手”,后来又面临着另一只更大的商业的“无形之手”。也许,艺术家只有摆脱这种“无形之手”的牵引,真正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生存体验,才能创造出有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
一、政治“无形之手”掌控下的“文革”艺术
5070年代中国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是文艺为政治服务,要求艺术采用“工农兵喜闻乐见”的形式○1,其中,董希文1951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最具代表性,这幅画鲜亮、喜庆,开创了一种民族化的年画风的油画。这种艺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高峰。艺术在政治这只“无形之手”的控制下变的狭隘而虚伪。
二、“伤痕美术”和其他美术家对泛政治艺术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末,在拨乱反正的背景下,一批曾经当过知青的画家创作了一些知青题材的作品,揭露“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心灵创伤,被称为“伤痕美术”。其中,四川美术家群体最有代表性,高小华的油画《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的雪》,何多苓的《青春》,都能大胆地面对社会的真实。
f还有1979年展出的“星星”美展以现代派语言模式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真正触及到了人的灵魂。艺术家们努力争取艺术表现的自由,使这些艺术具有了不朽的价值。
三、轰轰烈烈的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思潮影响下,青年美术家们怀着理想主义的热情,以群体性的对西方现代美术样式的模仿,像浪潮一样形成了对传统规范和专制文化理念的冲击。这一时期的当代美术最活跃的时候是在1985年和1986年,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八五美术新潮”,它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它最突出的价值就是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反叛与突破。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