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1《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这段信息反映的是我国“三王”时代出现了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3.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4.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5、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B.兄终弟及C.嫡长子继承D.父死子继
6.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先代的贵族D.归附的部落首领
7.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A.以氏族为姓B.以国名为姓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8.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
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
10.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f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1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12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