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
f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但是我认为这种方法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所以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讨。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10.结构体系:规范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内力调整及配筋要求不同;同时,不同结构体系的风振系数不同;结构基本周期也不同,影响风荷计算。宜在给出的多种体系中选最接近实际的一种,当结构体系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时,对墙肢高度和厚度之比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11.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当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要选择此项。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位移比计算,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故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进行2次计算,一次来在假定楼板全刚性的情况下算得控制位移比,第二次在真实的环境来算得构件的配筋。12.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应计算水平地震作用,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如结构转换层中的转换构件、跨度大于24m的楼盖或屋盖、悬挑大于2m的水平悬臂构件等),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二、风荷载信息
f1.地面粗糙度类别:A类: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012)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016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022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030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对于高层建筑应按基本风压乘以系数11采用。风荷载作用面的宽度,多数程序是按计算简图的外边线的投影距离计算的,因此,当结构顶层带多个小塔楼而没有设置多塔楼时,应注意修改风荷载文件,从风荷载中减去计算简图的外边线间无建筑面的空面面积上的风载,否则会造成风载过大,特别是风载产生的弯矩过大。顶层女儿墙高度大于1米时应修正顶层风载,在程序给出的风荷上加上女儿墙风荷。当计算坐标旋转时,应注意风荷计算是否相应作了旋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