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身体育谈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改革
庄永达(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通过对终身体育的再认识,提出加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是促进高校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指导终身体育具体实施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现状分析研究,提出改革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相应建议。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建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即:被动体育教学观向主动体育教学观的转变;生物体育教学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学观的转变。使高校体育教育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生理心理相结合,观赏参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高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提供的良好实践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提高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1对高校终身体育思想的再认识终身体育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体育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二是体育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终身体育就是包括人的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体育。这种时间上的终身连续性与空间上的社会总体性的综合统一,是终身体育的最本质特征,它使体育教育的时空观大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从时间上看,体育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的青年时期,而持续不断,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看,体育教育将不再仅仅是学校进行的活动,而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关联。终身体育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它将指导并整合各级各类体育实践;终身体育又是一种崭新的现代体育教育体系,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沟通体育内部并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现实又面向未来发展。11终身体育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生中自我教育、自我调控,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终身体育打破了阶段体育的界限,改变了那种认为在某个固定年龄阶段才可能得到和发展的陈旧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在人生旅途的各个时期只有不断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12终身体育为职后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终身体育的着眼点在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现代人们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它能够帮助人们渡过各年龄阶段的转折时期所遇到的危机和激烈的波动,帮助人们科学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市民健身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13终身体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强健是国家兴旺之本。改革开放政策加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