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是①西域商人往来经商频繁③经济重心的南移A①②B①④②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④陶瓷的大量出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解决该问题他颁布了
2
fA保甲法和保马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D市易法和募役法
14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C(元)中书省B(宋)枢密院D(清)军机处
1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C唐朝六部尚书B汉朝丞相D明朝殿阁大学士
16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耕经济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D防范“外夷”入侵
17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这句话反映了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活动C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能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因素18将粘土上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20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3
f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21这座城市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是中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座城市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主要反映了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