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基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需要,根据公司做精做细的经营方针,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分析体系。分析主要从管理和财务角度进展,以指标形式予以表达。
1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现有人力资源所拥有的人力资力根底上,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率目标。因此,在此前提下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人力资力层面、人力资源运作层面和人力资源效率层面。
〔1〕人力资力层面指标主要包括与人力资力相关的人力资源数量、学历、构造、流动性、年龄、职称等方面的指标;〔2〕人力资源运作能力层面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根本运作流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考核评价薪酬劳动关系等反映各个环节运作能力的根本指标;
〔3〕人力资源效率层面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到达的根本效率指标,也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效果反映。
一、人力资力
1人员数量指标
【定义】是指反映报告期内人员总量的指标。
z
f
11期初人数【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初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初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12期末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13统计期平均人数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公式】
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收集渠道】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
【备注】效劳未满一年的按员工入职工作月份折算
14员工增长率
z
f
【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期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100%
【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15新员工入职人数
【定义】是指现有员工人数减去原有企业员工人数。
【说明】该项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考虑是否需要对根底职位的设置进展调整。同时,还与培训需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