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精神病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知道、不理解。我们可以认定他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主客观一致的行为、不能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离婚诉讼中,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利于诉讼代理活动和离婚财产的分配,使得法院在处理案件中具有正当性、公正性。
2、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1)采用医学鉴定标准。
f具体认定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病情轻重程度,应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理论性、科学性的根据。即采用医学鉴定标准确定。诉讼中当事人为证明肯定或否定患有精神病必须向法院提供证据材料。人民法院以合法、真实的鉴定结论为定案根据,来认定涉案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所提出的一方当事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参照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鉴定的标准来加以确认。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诊治过程中,有关专家对精神病人的病情所作出的科学检查、检测等结论性意见,仍可以由法官在作出确认时成为证明材料使用。但应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无异议为限,或者经开庭质证双方无异议,法院予以采信,或者由其他证据或事实相互认证为审查条件。(3)参照公认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认定。必须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法定代理人)对所公认的事实和证据无异议为限。群众公认的事实,应该是精神病人的住所地村委会出具的具有真实性的证明材料。同时,也包括周围群众即精神病人的左邻右舍,对精神病人长期的起居、生活等基本情况的感知和认识。对这类事实要求是,能够起到证明精神病人因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精神疾病和现在仍然继续持有的精神状态,并且是人们均普遍认为和说法一致的事实。
(二)精神病人的离婚诉权
离婚诉权是诉权的一种,是现代法律赋予婚姻当事人的一项民事权利,也是公民婚姻自由权利的内容之一。离婚诉权是指合法婚姻当事人依法就婚姻关系的解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诉的权利。它是婚姻当事人对离婚问题有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手段。现代各国婚姻家庭法赋予人们婚姻自由的权利,当婚姻关系不能继续下去时,婚姻当事人可以行使离婚诉权解除不幸的婚姻。精神病人的离婚是指夫妻当中有一方为精神病人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