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
2015
时间
培训内容
一月份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二月份
2)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三月份
医疗质量管理
四月份
危急值管理制度
五月份
医疗质量管理
六月份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七月份
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八月份
医疗质量管理
九月份
危急值管理制度
十月份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十一月份
转诊制度
十二月份
f一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时2015115间
参加人员签到: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高同林
f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
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
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
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
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
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四、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
f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f二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015210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高同林
时间
参加人员签到:
f主要内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