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1.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读图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f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活动: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活动步骤:1.列出资料清单。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说明:此活动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