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2分)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
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3分)(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2分)
22.(1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
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
5
f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年份1914191819191923家数6365资本(千元)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7627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