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思维导图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
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
米。
2.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3.不同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特征
类型
主要特征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山地
高线多呈带状延伸
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密集,地高原
势陡峭
盆地
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
峡谷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
f4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D.陡崖,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F.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地理实践力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较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较密集。5.坡的类型1均匀坡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2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如甲、乙图所示。3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如丙、丁图所示。
6.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两点间的相对高度ΔH=H高-H低
-1d<ΔH<
+1d注:
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f2陡崖的相关计算H大≤H顶<H大+dH小-d<H底≤H小
-1d≤ΔH<
+1d注:H大和H小分别为重合等高线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局部闭合等值线内的地点海拔的判断适用“大于大值,小于小值”。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
地理实践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G点海拔H是70<H<80米,G、E的相对高度Δh为20<Δh<40米。
2D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60≤H<7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为30≤Δh<50米。
拓展延伸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分布
名称
地貌景观
等高线图
火山口
风蚀蘑菇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